查看原文
其他

我们非常害怕接受和臣服于无常《拥抱你的内在小孩》41


第十九章融合和分享的微妙之舞
 
亲密关系让我们必须面对失落和被拒绝的巨大恐惧。它也让我们去面对另一种恐惧,即一旦我们开放了自己,将会迷失在对方之中。去处理这两种恐惧,分离的恐惧和被吞没的恐惧,是我们进入亲密关系中必经的挑战和必得的回报。亲密地与人联结,也是我们疗愈这些重要伤痛的必要舞台。
 
如果我们有勇气打开心房,会发现一种永远存在的恐惧,就是对方随时都可能离开我们
 
我们的分离恐惧,会抓住一点儿芝麻小事,就让我们觉得被拒绝或被背叛。分离会让我们极度惊恐,因为我们不能保证爱人会再回来,所以一定要紧紧抓住什么才行。
 
我们都必须面对自己是单独一人活在这世上的事实,世事无常,然而儿时未疗愈的创伤,又使得我们非常害怕接受和臣服于无常。
 
从小事情中就可以发现,对方并非我们所以为的像“我”一样。之后,痛苦就发生了,我们的灵魂并不如我们以为的那么像,除非我们可以接受“非我(Not-Me)”的部分,否则恐惧就会乘虚而入,让我们以为犯了大错。我们会尽量用否认来隐藏,但恐惧终究会露馅,越来越多的“非我”悄然浮现。
 
“非我”的出现带来被遗弃的恐惧。有个掩饰“非我”感受的方法,就是保持关系是肤浅淡薄的,每一个人都过着他或她自己的生活,就不必面对这样的痛苦。当情侣在一起时,仅仅是例行见面,而不是深刻分享,即使是性行为都避免太深刻的联结。另一种避免去感受“非我”的方法,是设法改变对方。
 
在不断换着伴侣的过程中,我们可以保持一种错觉,就是有一天,那个不会让我有“非我”感受的人,一定会出现。但这不可能发生,“非我”的经验是不可避免的。这样的经验会带出分离的伤口,而我们必须得面对它,最后我们会以某种有深度又有意义的方式,意识到彼此的不同。我们不会永远都能彼此沟通或联结,但并不是我们之间的不同带来这种分离的痛苦。
 
接受“非我”是迈向成熟的重要历程。它让我们去面对自己是单独一人的事实。关系常会让我们突然强烈地感受到开始需要面对单独。与某人的关系越深,“非我”的感受就越带来痛苦,因为这份感受和彼此深深融合在一起的感觉刚好相反。我们必须好好处理自己的期待,即希望将会找到一个完全符合“我”的人。该从这样的梦中醒来了。处理我们的分离焦虑,就是要渐进地面对“非我”的感受,了解这世上的无常,承认我们的差异,并仍能保持心胸开放。
 
事实上,我们一直都在面对失落的可能,而且最终总会面对它。爱的挑战就是,不管怎样,总是保持敞开。
 
我发现对我而言,能认出并接受自己有很深的恐惧,同时了解这多么容易在脆弱时刻被挑起,就有疗愈作用。
 
我最后了解到,向恐惧敞开自己是我在灵性之旅、柔化自我和开放自我上的重要工作。
 
我们可以维持一段很久的关系,仍不会碰到深层的融合与分离的伤口。
 
我发现内心深处,我在寻找的是自己,而非“空间”。光是拥有空间和单独一人,我未必更能找回自己。这个单独,必须是在真诚地想要找回自己的前提下。因为羞愧,让我们很难承认自己需要时间去找回自我。
 
内疚创造了愤怒和反弹的行为,因为连我自己都不能确定自己的需求,很自然地,我将之投射在爱人身上,认为是他们让我无法自由,无法寻回自我,或无法单独一人。当我们被任何一种投射所困时,就开始相信对方应该负责,结果我们就更无法着到自己内在真正发生了什么。
 
对男人而言,害怕被控制,想要独处的内疚,对女人的反弹,误以为只能靠自己,这些感受都是很常见的现象。结果,和女人的关系变成一种无意识的行为,因为再度敞开自己去面对有如母亲一般的能量,是令男人愤怒而害怕的,这样的矛盾是在于,当我们出于害怕被控制而逃走时,我们也无法找回自己的力量。
 
作为女人,当要向一个男人敞开时,那种没价值又没权力的恐惧感又会回来,会害怕自己再度回到卑躬屈膝的老路上。
 
要学习去与人融合,并面对自己可能在对方身上迷失自己的那种恐惧感,这个历程真是一大挑战。我留意到敞开自己常使我陷入惊吓,而且我会悄悄回到用孤立隐藏自己的旧模式中。当惊吓出现时,我会退回来并切断关系。
 
与这份惊吓待在一起,感受着当下的麻木和困惑,是再度敞开自己的重要历程。
 
在某一点上,我很清楚如果想要拥有爱,必须愿意面对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羞愧和恐惧。在实践层面,也意味着要有意识地下决心,随时去联结、感觉、分享当下发生的事,保持诚实而开放的关系,即使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想逃跑,也要坚持下来。最后我了解到,我永远无法清楚自己在怕什么,除非我能觉知地面对它。


《拥抱你的内在小孩》作者【美】克里希那南达和阿曼娜夫妇,本书从内在小孩的角度,讲述从恐惧到爱的旅程。
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洁懿读书汇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